1. 运动类型选择
基础活动:散步、慢走是最推荐的运动形式,尤其适合初学者。每天可安排30分钟至1小时的慢走,以微出汗为宜。
瑜伽或拉伸:选择低强度的瑜伽(如阴瑜伽、经络瑜伽)或伸展运动,帮助疏通经络、缓解紧张感,同时避免能量过度消耗。
轻度有氧运动:如骑车、爬山(坡度平缓),但需控制强度,避免大汗或气喘。
2. 运动强度与时间
强度标准: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限,运动后应感觉轻松而非乏力。若出现头晕、心慌等不适,需立即停止。
时间安排:建议分次进行,例如早晚各散步20分钟,避免长时间连续运动。
3. 注意事项
避免剧烈运动:如跑步、打球、重体力劳动等,可能因能量不足导致虚脱或受伤。
水分补充:运动前后需少量多次饮水,防止脱水,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。
身体信号优先:初次辟谷者可能体力较弱,需根据当天状态灵活调整运动计划,甚至暂停运动。
4. 特殊人群调整
体弱或慢性病患者:建议仅进行短时间慢走或调息,女性若有妇科问题可选择更舒缓的呼吸练习。
健康男性减重者:可适当增加快步走,但仍需避免过度消耗。
5. 运动与辟谷阶段的配合
前三天适应期:以静养为主,可配合“服气法”(吞咽空气缓解饥饿感)代替运动,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步增加活动。
复食期:恢复饮食后仍需避免剧烈运动,逐步恢复体能。
第一次辟谷期间的运动核心是“少动多养”,通过轻度活动维持身体活力即可。重点在于观察身体反应,如出现明显不适(如持续乏力、头晕),应减少运动并咨询指导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