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中国尚未发布专门针对“辟谷”的国家标准,但2025年最新发布的《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》可作为相关实践的科学化、规范化参考。以下是综合要求整理的关键信息:
1. 《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》的核心内容
背景与意义: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牵头,全国23家三甲医院参与制定,旨在将传统辟谷与现代医学结合,解决传统疗法中的副作用问题,如饥饿、乏力等,并推动中医禁食疗法的标准化。
理论依据:基于秦鉴教授提出的“膏脂归化学说”,结合《黄帝内经》和现代医学自噬理论,强调通过禁食激活阳气,转化体内脂浊为气血,重建代谢平衡。
适应症与禁忌症:明确适用于肥胖、2型糖尿病等6大类12种疾病,同时规定需严格评估肝肾功能、心肺功能等指标,确保安全性。
2. 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
分阶段治疗:分为缓冲期、禁食期、恢复期,住院患者需在专业监护下进行,每日摄入3-5升水并配合中药调理;门诊患者可选择灵活模式。
安全限制:完全辟谷时长一般不超过7天,需实时监测生命体征,医疗机构需具备紧急干预能力。
疗效数据:临床数据显示,平均体重下降约4公斤/疗程(7天),且无严重不良反应。
3. 与其他标准的关联
虽然暂无直接针对辟谷的国家标准,但2025年发布的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(GB 10769-2025)等文件体现了国家对饮食健康规范的重视。部分水质和医疗相关标准(如GB/T 45131-2025)可能间接涉及禁食期间的水质安全要求。
4. 注意事项与行业建议
避免自行尝试:共识强调辟谷需在专业机构指导下进行,个人盲目禁食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、器官损伤等风险。
未来方向:该共识拟进一步升级为行业标准或指南,以杜绝不规范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