阶段一:蓄电模式(第1-2天)
能量转换:身体从葡萄糖供能转向消耗肝糖原,48小时内糖原储备耗尽,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(头晕、乏力),基础代谢率暂时提高。
饥饿感:初期饥饿感强烈,情绪易波动(易怒、焦虑),但部分人通过服气、饮水可缓解。
生理变化:血压波动(高血压者下降,低血压者可能上升),触觉、听觉等感官敏感度提升。
阶段二:脂肪燃烧模式(第3-6天)
代谢转换:第3天起启动脂肪分解,生成酮体供能,进入“酮症状态”,体重每日减少0.5-1公斤(初期以水分和糖原为主,后期脂肪比例增加)。
排毒反应:舌苔增厚、发黄,口气或体味加重(毒素通过皮肤和呼吸排出),部分人出现宿便排出。
机能改善:记忆力、专注力增强,慢性病患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)可能观察到指标暂时改善。
阶段三:深度适应期(第7天)
代谢稳定:肝脏酮体合成效率达峰值,肌肉消耗减少,免疫力相关指标(如白细胞)开始回升。
精神变化:情绪显著提升(神清气爽、精力充沛),部分人出现“气足不思食”状态,睡眠需求减少。
脏腑修复:脾胃功能重启,肠道菌群重组,中医称“七日来复”,符合气血循环周期。
注意事项与风险
1. 个体差异:体质不同反应各异,体弱者可能出现严重乏力、低血糖,需谨慎。
2. 科学依据:剑桥大学试验显示,7天禁食平均减重5.7kg,但健康益处(如蛋白质组变化)需3天后才显现。
3. 禁忌人群:孕妇、未成年人、严重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、心脏病)及BMI过低者不宜尝试。
复食建议
循序渐进:从流食(如稀粥、果汁)逐步过渡,避免暴食引发肠胃不适。
长期效果:短期辟谷后若恢复旧习易反弹,需结合饮食调整与运动维持效果。